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古代宗教造像鑒賞秘要

在中國古代的雕塑藝術品中的佛教雕塑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由於當時社會政治上的動盪,民族之間矛盾時起,經濟基礎不穩定,因而佛教能以澎湃之勢漫透到整個社會。伴隨著佛教的傳播,佛教藝術幾乎在全國各地盛行起來。佛教造像在各個時代,在形象與內容方面都有著不同的特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造像既是宗教的宣傳品,也是帝王權貴的意念所在。它通過雕刻家之手把犍陀羅和摩揭陀兩個地方的造像藝術中國化,雖然這些造像的宗教氣氛非常濃郁,但其造型的基礎,無論如何也脫離不了現實的人,寫實的因素畢竟處於主導地位。南北朝經歷了370餘年的動亂和分裂,直至隋代才又完成了重新統一的局面,接著唐王朝又在此基礎上把封建社會推向繁榮昌盛的時代。佛教伴隨著370餘年的分裂和動亂,作為當時一些人們的精神信仰也逐漸根深蒂固下來。佛教造像藝術在南北朝時期的基礎上速度迅猛發展起來。不論是銅鑄的造像,石制的雕像,泥質的塑像,都把佛的崇高慈祥,菩薩的和善端麗,羅漢的溫順誠懇,天王的威嚴孔武,力士的強橫暴戾刻劃得神靈活現。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社會現實的一種藝術之概括,是一個封建王朝的本質與功能的形象化的表現。

宋代,佛教雕塑在這一時期的雕塑領域裏雖然仍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但是由於禪宗的影響,佛教雕塑的那種神聖性和理想性減弱了,總之被稱為“世俗化”的現實性成份則大大增加了。唐代盛行的“釋迦佛”、“菩薩”、“力士”等雕像,已逐步為更加世俗化的羅漢造像所代替,這種更為接近當代人情味的佛教雕塑,對於佛教的傳播起著積極作用。

元代的佛教造像有其特定儀軌,這個時期的佛教造像雖然同其他時代的佛教造像,但也明顯地顯現著不同之處。從外表形象到內在精神狀態,從面型、體型、姿態、服飾、執物,到背光、蓮座乃至龕形,無一處不顯露著不同的樣式與特點,從而顯現著自己所獨有的風格。

明清時期,伴隨著大規模石窟開鑿的日漸衰敗,寺廟內供奉的佛教造像逐漸多了起來,這個時期的佛教造像更加世俗化,甚至有的完全因襲著前代的樣式,或曲意求其真實。同時由於明清兩代繪畫藝術的發展,所以佛教造像在技法處理上,或多或少地受其影響,因此這個時期的佛教造像雖然在面相氣韻上表現不出多少特性,但以全體的比例與輪廓的構圖,都能達到恰如其份,衣飾與衣紋的表現也運用了很現實的手法,成為這個時期的顯著特點。

道教在中國的歷史上,它的發展要早於佛教,但是由於:
1、在政治上,歷代的統治者在歌舞昇平,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佛教無疑地都是一種麻醉人們精神的鴉片,而道教的影響在這個時候就完全失去了意義。在歷史上的農民起義中,有許多次打著道教的旗號所進行農民起義,這無疑地會使統治者產生對道教憎惡,從而不重視它。

2、佛教從經典上、藝術上都有著一套完全的體系,而道教卻沒有。佛教是“以像設教”的,道教雖然起源較早,也有自己所供奉的無妨天尊、三清、真人等神靈,然而這些神卻沒有用藝術的方法表現出來。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就採用各種藝術形式,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採用繪畫、雕塑的手段,把佛教具體形象化,這樣就使人們對佛教的印象加深,使佛教影響不斷深入擴大。而道教在佛教影響已漸深入的情況下,才採用佛教“以像設教”的方法進行仿效,這樣其影響就遠不如佛教了。

3、佛教的寺院在全國各地星羅棋佈,從歷史上的幾次毀佛滅法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佛教的勢力。北周武帝建德三年(西元574 年)鑒於當時佛教寺院經濟發展,使官府賦稅蒙受重大損失,因而下令廢佛道二教。這次距歷史上北魏武帝太平真君七年(西元446年)第一次滅佛僅一百年間,就又使沙門道士二百餘萬人還俗,可見佛教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唐武宗會昌五年(西元845年)出於與北周同一原因,下令盡毀國內佛寺四萬六千餘所,造像約三十萬軀。從上述的三次毀佛滅法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佛教寺廟遍及中國大地,出家當和尚人逾幾百萬人,而道教庵觀,道教就遠遠不如佛教,所以其影響也較小


道教的造像在歷代遺留下來的很少,除在造像的形象上同佛教不同外,在其雕刻手法、藝術風格上幾乎都與佛教造像一致。在進行鑒定、鑒賞的時候,要加以對佛教造像的雕刻手法、藝術風格進行對比,只有注重參考同時代的佛教的特點才會對佛教造像的時代特徵、藝術風格、雕刻手法有著較深刻的影響,進而達到鑒定鑒賞的目的。值得指出的是:道教造像不但真品遺留很少,就仿製品也極少,相對而言真假的鑒別工作也較容易。

掌握和瞭解上述的中國古代宗教雕塑藝術的鑒賞知識,確實是一件很難的工作,但我們只要認真學習和細心觀察研究,就能夠達到掌握和瞭解的目的,就能成為這方面工作的行家裏手。

此外,作為佛教造像藝術品它本身是一件文物,作為文物它凝聚著它所處那個歷史時期所特定的內涵,其內涵包括那個時期人們的審美觀點,工藝水準,質地構成,經濟發展狀況,人們的文化教育素質的高低。只有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代,才會產生那個時代所特有的產品。後世的人們對其進行仿製,不管外表多麼相似,但是我們只要從上述內涵所包括的五個方面去進行觀察研究,就會找出不同點,進而完成鑒定的任務。這是因為經過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歷史發展,人們的精神面貌,審美觀點,工藝水準,質地構成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任何逼真的仿製品,都有著上述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存在破綻。可能在某點上,仿製品作的十分逼真,不容易讓人識別,但是如果我們把仿製品同文物放在一起進行研究分析,我們就一定能夠發現它的作偽處,從而達到識別的目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