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華夏萬年玉文化

中國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氣的結晶,用作人神心靈溝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尋常的宗教象徵意義。中國的古籍中把崑崙山稱為"群玉之山"或"萬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麗水,玉石崑崙"之說。早在三千六百年到三千一百年前的商代,和闐玉已經從遙遠的新疆到了商殷王都河南安陽。奴隸主貴族以用和闐玉為榮,生前佩帶,死後同葬。用玉之多以十分驚人。新疆的和闐玉要經過甘肅、陝西或山西才能到達河南。很明顯,原始社會開拓的玉石之路,這時已經比較完善了。取之於自然,琢磨於帝王宮苑的玉製品被看作是顯示等級身份地位的象徵物,成為維繫社會統治秩序所謂「禮制」的重要構成部分。同時,玉在喪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無比的神秘宗教意義。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於人的道德品質,作為所謂「君子」應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頌,更是中國人的偉大創造。因此,玉於古代中國所產生出來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特例,是東方精神生動的物化體現,是  中國文化傳統精髓的物質根基。而這一切都與和田古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貫穿東西的「玉石之路」,也被稱為「昆山玉路」、「和田玉路」,是與「絲綢之路」相對而提出的,就是早期的溝通中西交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以新疆和田為中心,向東西兩翼運出和田玉,經口內沿河西走廊或北部大草原向東漸進到達中原地區,向西據說在巴格達也有發現。這條「玉石之路」早於「絲綢之路」數千年,為後來張騫出使西域「鑿空」的絲綢之路奠定基矗有關這條道路很早就見於中國古代文獻的記載,如《穆天子傳》關於周代穆天子西征「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載玉萬隻」的記述。我國近代地質學家章鴻釗先生較早也注意到這個問題。考古材料中有確切的鑒定結論的是殷墟婦好墓發現的大量和田玉,使我們確信至少在商代晚期開始就有大量和田玉湧入中原,甘青地區齊家文化中也有許多玉器發現。越來越多的材料表明,很可能在史前時期確已形成了這條從和田出發向東運輸玉石的路線。

    三千年前的西周時代,新疆輸入的和闐玉已經成為周王朝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論祭祀、各種禮儀,朝見皇帝,都必須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規定。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國的玉文化已經基本定型了。

    「絲綢之路」興起後,運往中原內地的玉料更是絡繹不絕,是絲路貿易的重要內容。歷代通過受貢和貿易的途徑獲得和田玉。和田玉進入中原後,中國玉文化逐漸進入以和田玉為主體的時代,和田玉被譽為中國玉的精英,更被儒家賦予它以「德」的內涵,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