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玉學聲音有點兒亂

我國古玉文化研究始於1946年河北滿城漢墓發掘,是由玉衣復原研究帶動起來的,因此起步較晚。上世紀70年代早期,發現了中華第一龍(紅山文化C形龍),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發掘了牛河梁紅山文化積石塚,玉學學術研究已進入蓬勃期。2004年5月,筆者參加了大連舉行的第四屆「中國玉文化學學術研討會」後,親身體會到了玉學學術研討中互不通氣、各執一詞、莫衷一是的嚴峻態勢,應為玉學研究之一大憾事!

    以下就是對紅山文化兩件典型器的闡述,看玉學學術的這一怪圈:

    一、環形邊刃器:有學者稱之為璧,因邊緣磨薄而帶刃,被界定為兵器。而年輕的玉學專家則認為,璧狀邊刃器邊緣磨薄,為是縫在衣服上服貼,其應是薩滿教巫覡事神的神物。

    史前玉器大都是巫覡為其創造之神,在事神而得以流傳的法器,有無比強大的震懾力刃。

    兵器抑或法器說,同在一個地點,同是學者、專家,皆為振振有詞。對此,民間玉學愛好者應該信誰?

    二、馬蹄斜口箍形器:有學者認定此物為束髮器,為薩滿教巫覡事神時,因頭髮長而戴於頭頂作束髮之用。而年輕專家卻認為,馬蹄箍形器常與勾雲形器在大墓中同時出土,應為高級巫覡的宗教用具,是貫通天地的禮教法器,具有史前玉琮的功能。

    2003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凌源市凌北鎮三官甸子村開挖的一座花崗岩大墓中出土的人骨,其右側第六根肋骨上擺放著一隻馬蹄箍形器,由此論證了墓主人是一個通神的巫者。

    為什麼束髮器會出現在胸部上?那麼被認定的法器是否有道理?

    紅山玉文化,作為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上第一個高峰期的典型器物,玉學學術研討中尚且如此模糊不清,這就難怪來自廣東的一個民間藏玉者,前後花掉了200萬元收藏了C形龍、玉豬龍、馬蹄箍形器、勾雲形器,而且是成雙成對的,還有商周到戰國、漢代成套、成系列的擺件……學術上的模糊不清,也讓收藏者進入一個誤區!

    從理論上說,系統地整理傳世古玉,去偽存真,將真品納入玉文化系列,作為當代玉學學術界的長者、賢達,是責無旁貸之事。可事實上,對於送上門來的民間藏玉,品評時往往是言不由衷、態度模稜兩可,以至於在古玉收藏領域怪圈浮現,且有不斷擴大之勢,困惑著越來越多的玉文化癡迷群體。

    筆者不才,不敢妄加評論如何突破玉學學術的怪圈,但是,作為玉文化愛好者,殷切期盼玉學學者、專家、古玉鑒藏家能夠盡早地聯手突破怪圈,給玉學學術研究一片明媚的陽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