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玉蟬千載高潔

  玉蟬,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中。古人認為「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將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精神不死,再生復活。把蟬佩於身上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玉蟬分三種:一佩蟬,頂端有對穿眼;二冠蟬,用於帽飾無穿眼;三含蟬,在死人口中壓舌,刀法簡單沒有穿眼。幾千年來,我國的琢玉工藝不斷發展,歷代玉蟬的雕琢技法和造型也隨之有所不同。

  商代玉蟬圓眼外鼓,尖嘴突出,體形短小,一般長2至5厘米。器型多片狀少圓雕,刀法簡單有力,以陰刻線為主,短直線多於弧形線,起刀重收刀淺,頭部前端為尖嘴形,也有平頭和圓頭形,尾部有平底形、雁形、三叉形、尖形等;周代玉蟬頸部有寬帶狀圖案裝飾,尖頭玉蟬到西週末期消失,平頭、圓頭成為主流。眼形有圓方眼、長方眼,位置多在頭部框內兩側,兩翼成斜坡狀,翼上有葉脈紋,器型頭寬、尾尖、背拱,立體感強。有斜穿眼和通天穿。還有一種管狀蟬,形如勒子,上下通天穿,雕琢精細;春秋玉蟬以寬帶狀圖案裝飾頸部,用誇張多變的手法美化蟬身。紋飾對稱,有雙蟬復含體的器型,器身上有淺而細的「人」字形紋、斜線紋、細方格紋、「二」字紋等輔助紋飾裝飾;由於制玉工具的進步,戰國玉雕技術大為提高,此時的玉蟬身上的紋飾更複雜美麗,蟬翼上的葉脈紋纖細秀麗,在蟬的腹部有腳,使玉蟬向寫實的方向發展;漢代的玉蟬為扁平體,中間厚,兩邊薄,雙眼外突,翅尖和尾呈三角形,以簡練的漢八刀琢出蟬的形象。頭形有平頭和小圓頭,頭頂有象鼻穿,腹部有橫線表示蟬退,兩翼末端尖銳,尖鋒軋手,玉蟬兩側邊沿較薄。漢代玉蟬一般長4至7厘米;晉代玉蟬的頭部稍厚帶圓,眼睛陽紋凸起,腹部表示蛻退的橫線增多,器型鼓起變厚、變窄,不如漢蟬薄而闊;到了宋代仿古盛行,玉蟬形象有形無神,線條弱不見鋒,軟而呆滯,蟬形短且寬,拋光不佳,地不平整;明代玉蟬有的呈五角形,刻出嘴、角、翅等。明早期玉蟬雙翅較靠近,雙翅分得越開年代越晚;清代玉蟬刻畫特別精緻,眼睛細長,翅有脈紋,足爪屈曲,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明清玉蟬已完全具備了寫實的意義,不但數量多,而且仿古盛行,沒有一定的規範,用料也多種多樣,雙翅注重裝飾美化,清朝乾隆時玉蟬製作用料特別嚴格講究,多用籽料製作,蟬身有回紋、勾雲紋裝飾,清晚期玉蟬線條常有崩斷現象,刀法軟弱無力,陰刻線細而深,常用岫巖玉燒成紅色或黑色仿古蟬。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