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玉器與精神道德的觀念之間的關係

  精神道德的觀念在春秋時期被引入玉器,「玉有九德」、「君子比德於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從不同方面說明玉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從而使佩玉成為必不可少的習俗,這也是中國玉器文化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春秋時期的玉器已由西周時的平面化、簡約化向隱起化、繁複化方向演變,陽線刻大而深,坡度較大,隱起紋、陽刻線交織在一起,繁而不亂,細密紋飾佈滿器身,這是顯著進步。


  圖中是兩件春秋時期的玉璧與玉環,璧直徑7.5厘米,環直徑4.7厘米,1986年出土於江蘇省吳縣通安,現藏吳縣文物管理委員會。

  這兩件璧和環玉質為青白色,間雜綠斑。器表滿飾陽刻蟠虺紋,花紋繁縟細膩,為春秋時代典型風格。

  文獻記載:好(中心圓孔)小於肉(外圓與中心圓孔的半徑差),謂之璧。好大於肉,謂之瑗。好肉相等,謂之環。按此定義,圖中左為璧,右為環。
返回列表